第三届中国形象与全球传播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

编辑:admin 日期:2019-06-23 10:49:44 / 人气:

第三届中国形象与全球传播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举行。研讨会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中国新闻史学会全球传播与公共外交研究委员会、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并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承办,旨在探讨新媒体时代中国形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借此开展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智库的60余名学者出席论坛。
上外党委书记姜锋致欢迎词并指出,中国国家形象的全球传播既要关注学理层面也要重视实践层面。在国际形势正在发生剧变的当下,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面临着结构性转型。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应采取更为积极并具有创新性的策略,呈现一个更为自信而强大的中国国家形象。
开幕式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郭可教授主持,主旨演讲分别由上海外国语大学郭可教授、吴瑛教授、陈沛芹教授与相德宝教授主持。
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表示,随着算法成为智能时代传播的核心,实现算法透明度显得尤为重要。算法透明度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由于技术壁垒带来的问题,将掌握事实的主动权一定程度上让给受众,避免商业逻辑对算法的过度控制。
香港浸会大学协理副校长兼传理学院院长黄煜教授表示,虚假新闻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并认为应该出台有关制裁和处罚虚假新闻的法律,近期虚假新闻也可通过机器学习以及检测虚假新闻的人工智能算法解决。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威恩·万塔关注后真相时代里记者的角色转变,认为面对当前的挑战,记者应该谨慎选择社交媒体上的消息来源、不要把时效性看得比真实性更重要、应该重视调查研究报道等应对策略。
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辑胡正荣教授从中国国际传播的实践与理论视角,指出传播中国的实践中有着不同的主体、客体和渠道,更有着不同制度的差异。而中国自身的国际传播实践也需要重新审视主体、客体和制度。对学术界而言,则需要探索中国国际传播的解释框架、制度体系和理论架构。
香港城市大学计算社会科学讲座教授、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祝建华主张更广泛地使用比较方法研究国家形象,以呈现更有深度以及更符合实际的形象。同时他也强调,在做比较研究的时候,不要只关注差异,同时也要努力寻找国家之间的共性,这样才能找到对全人类都有意义的结论,有利于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兼影视国际传播专委会主任李亦中表示,影视作品中的“中国形象”绝不是概念化标签,应该通过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人物、集聚中国元素、凸显中国风格来建构。中国影视“走出去”至今任重道远,内容传播必须正视“文化折扣”的瓶颈,营销策略需要精准实施“一片一策”。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史安斌认为,原有的“跨文化传播”理论架构已经无法充分解析全球社会与文化之变局,我们需要将其升级为“转文化传播”这一全新的概念维度。中国故事2.0要以“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载体,从“世界主义”视角出发,讲述各国如何搭中国发展的“便车”实现全球范围的共生共荣、共享共治。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郭可认为在促进中外交流对话基础上开展全球传播已经成为新时代的主流,有必要建立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理论体系。要以中国现实和中国与世界互动关系为导向,提出的中国特色理论不仅要具有中国价值,解决中国问题;更要具有全球价值,具有世界意义。
大连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润华认为,更广泛、更成熟地使用共情传播应该成为一带一路国际传播创新的一个重点。
一带一路的国际传播切忌居高临下的指手画脚,切忌以自我为中心的单向灌输;要积极回应国际社会的关切,勇于正视存在的问题和发生的矛盾,及时解疑释惑;要增强话语蕴含的理性力量和情感魅力。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吴瑛认为国家身份既要经过自我身份定位,也要经过他者身份确认,国家形象就是他者身份确认的一种折射。通过深入剖析“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中外话语博弈、互动及其影响机制,为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同,提升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提出了战略对策。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陈沛芹合作研究团队以战争与和平新闻报道框架对2018 年的中美贸易摩擦报道进行研究,探讨了在当前复杂的世界体系中以及在非军事冲突背景下的中国新闻业战争新闻与和平新闻框架实践。
近年来,秉承“诠释世界、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上海外国语大学不断探索外国语言文学的传统学科与包括新闻传播学等在内交叉学科的融合,并致力于搭建跨语言和跨学科的研究平台,积极探索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做好中国国家形象传播。

现在致电 022-66889888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