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时容易卡壳?训练内在思路形象化,外在表达就更流畅:三维树
编辑:admin 日期:2019-04-05 11:28:11 / 人气:
有想法却说不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是什么原因呢?
这就是出口(说话)与入口(知识)不协调造成的。
入口:是指知识经验积累的逻辑形式。也就是我们的理念,客观事物在人脑里概括的形式。有的人大脑中的理念模糊,所以,你即使学会了很多的说话的技巧或套路,可说话时的思路不清晰。
出口:这里指用词和句子的准确性。人类的大脑天生就是一个逻辑形式,说话的时候,只有用词的主次的顺序对了,别人听起来就轻松,否则就是增加听众思维的负担。
总的说来,只有出口与入口形成统一,才能在人际沟通中变得自如表达。
要怎么训练呢?有哪些步骤?
主要是三步:先输入,后整理,再输出。
先客观输入:是指积累知识经验。
吸收知识的方法,在于理解事物的原型理念。
什么是理念:是指我们大脑内对某事物的概念的认知。
原型,是指事物本来的形式。
也就是指一个人的经验知识,来自于两方面:知识的共相,与知识的偶性。
共相:是指事物性质上的区别。
比如,你的大脑内对一头牛和一只狗的区别是什么?对牛和狗的共相,它们都是动物。两者的外在形式的区别:牛有角和狗没角等;习性的区别:牛吃草,狗吃肉等等。
二是偶性:是指事物的属差。
比如,牛和狗是在我们的心中都有原型,而原型之间的差别,在逻辑上称为属差。
比如狗的属差,从狗种上来区分:
有中华田园犬:我们称为笨狗、土狗。
哈士奇:俗称二哈,产于极寒的阿拉斯加,是非常著名的雪橇犬。
藏獒:又名西藏獒犬,属獒犬类,是一种体型较大性格凶猛的犬等。
当你对某一个事物的共相与偶性搞明白之后,你大脑内的对这个事物的理念都清晰了。这就是知识的累积方式。
后主观整理:是指将理念与实用结合起来。
上面的“客观输入”是指吸收别人的知识,之后你要结合自己的用途。比如一位小伙子想搞养殖,研究狗的属差之后,选择中华田园犬作为他的重点养殖项目,这为因为从他个人条件来讲(主观)容易养哈等等。
比如,一个演讲爱好者,学了老子的《道德经》和孔子的《论语》,那么他要将学到的国学知识,应用到演讲当中。当面对一些积极上进的听众,就可以重点讲孔子思想的积极进取之道;当面对一些追求快乐生活的人,就要重点讲老子的顺势而为之道等。
也就是讲,学到别人的知识之后,你需要再加工,结合自己的实际用途,这样才起到知识经验的作用。
再有序输出:这里主要是讲用词和句子的准确表达。
当你理解了别人的知识,又结合了自己的用途,你就可以开始分享或展示了。
解释一个观念必须要用一个更底层的观念来描述。主体是人类共同的理念,解释描述主体的词语称为谓词。
比如,狗是动物,这是任何人都能理解的表达句子,因为人大脑中的理念就是这样的逻辑形式。用“动物”来谓述“狗”,“狗”是主体,“动物”是谓词。你不能说“动物是狗”,因为别人理解起来就感觉很吃力。
内容搜索 Related Stories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年轻运动员展示新时代大国形象09-02
- 中创天地致力于吉利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品牌形象08-31
- 谢娜新代言恬净温柔 突破过往形象08-26
- 云南“旅游革命”旨在重树旅游新形象08-11
- 重庆市万州区真抓实干打造城市新形象08-11
- 格雷茨基成昆仑鸿星形象大使 近距离接触冰球大帝的机会来了08-08